前面的文章,老杨和大伙推荐了《新传统钓》的线组的配置等有关内容,本篇是该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,重点推荐作钓过程中一些常见的技法和抓口漂相等内容,期望能让大伙少走弯路,迅速学会有关技能。
1、 作钓技法:
1. 七星漂线组,作钓时当水面露出2粒漂豆时,钩饵在水底呈现“反向离底”的最灵敏状况。
假如发现钓的比较灵,提竿不中鱼时,不要增加露出水面的漂豆数目,还是维持2粒漂豆露出水面。
此时可以将漂豆的间距拉大点,漂豆的间距拉大后,同样的抓口信号就会在时间上相对延后,等于钓得钝了点。
七星漂适当的漂豆间距,一般在5|10厘米之间,老杨平时都是先调整在7|8厘米的地方作钓,然后依据状况微调间距。
假如操作熟练了将来,也可以不调整漂豆的距离,在中鱼漂相出现后,稍等1秒再提竿,也是一个解决方法。
2. 立漂线组,
一般从2目起钓,此时钩饵在水底也是“反向离底”的状况,而且是很灵敏的状况,假如作钓过程中发现太灵了,也可以上拉浮漂,钓3|6目均可,只须钓目不接近“铅目”,都是比较灵敏的状况,操作起来也很简单。
立漂线组,对浮漂的需要不高,对漂型、材质、灵敏度等都没太高的需要,仅需选择水平可靠点的就能了,一般备2|3支细身材体型浮漂就足够应付了,相对台钓策略,可以选择吃铅量稍大一点的立漂。
同时,《新传统钓》的立漂,完全可以选择加粗尾的,加粗尾对漂相的影响几乎可以忽视,这对视力较差的钓友来讲,很有用。
2、 漂相特点和入口动作
用动态朝天钩线组,无论是七星漂和立漂,漂相动作和入口型号基本上是一样的。
1.标准的鲫鱼漂相
七星漂主如果察看水下的那粒漂豆。
鲫鱼的规范吃口动作,红色漂豆连续抖动几下,然后缓慢的上升,当水下的漂豆上升露出水面后,会有短期的停顿时刻,此时就是最好的提竿机会,只须是鲫鱼,一般中鱼率会在90%以上。
以上几个动作是连贯出现的,一气呵成。
特别提醒:当你发现点动的信号沉稳有力、水面下的漂豆上升的速度比较慢、上升后停顿的现象比较明显时,请注意,此时提竿非常可能中的是一尾大板鲫。必须要有心理筹备!!!
立漂的漂相也是如此,连续的小信号后,上升,停顿,此时提竿就能了。
2. 其他漂相
以下的漂相也是提竿信号,只是中鱼率没上面的高。
连续的抖动:七星漂/立漂,连续的抖动,但不上顶,此时也是提竿的信号。
黑漂:黑漂也可以提竿,不过黑漂一般不是鲫鱼,大多数是其他鱼种,还有一种可能,就是大伙很喜欢的钓鱼界四大神兽
3、关于逗钓:
有钓友问过老杨:“逗钓”是传统钓的精髓所在,用动态朝天钩后,是不是还需要逗钓?
答:在原地的逗钓基本上就不需要操作了,但假如在一个地址长期没口,则应该向前后左右的方位移动一下,换个地方看一下是不是有口。
4、 关于坐钓:
用《新传统钓》法,不但可以长竿短线走钓草洞和障碍区,也可以坐钓明水区。
坐钓时,可以和台钓策略一下,使用齐竿线的方法,但还是建议尽可能用单钩线组,漂相信号更简单。
因为动态朝天钩的作钓原理和入口方法和台钓不同,主如果顶漂信号为主,因此使用立漂线组时,对压风线的操作,没特别的需要,在无风静水的状况下,不压风线影响也不大。
《新传统钓》的坐钓装备需要也不高,最简单的话,一个折叠椅子,再加一个地插炮台支架已经足够,节省了很多的装备投入,做到简装出钓。
在开篇的时候,老杨说过《新传统钓》是可以和台钓PK的一种钓法,当时还有不少钓友提出疑问,目前大家回顾每个环节点作一下综合比对:
1.线组比对:
线组的精细化调校,是台钓的精髓所在,悬坠钓法,在每个环节对装备和调试均作了非常高的需要,调校精细而且精确。
传统钓以往在这方面没严格的需要,致使线组的精细化灵敏度不够,在作钓效率上比不过台钓是非常正常的。
《新传统钓》法,在线组的调校上也做了精细化的需要,虽然没台钓那样严格,但也基本上参照了精细化调校的办法,接近台钓法的调校结果了。
综合对比:台钓法略优。
2. 用饵比对:
台钓的用饵,使用诱钓结合的方法,胜过传统钓的最大缘由就是“边钓边诱”。尤其是中后期的钓获,优势明显。
《新传统钓》法,使用虫饵主钓,搓饵补窝。在“钓”的环节上,虫饵应该比粉饵更有优势,“诱”的环节,搓饵补窝的方法可能略差于拉饵,两项综合一下等于打个平手。
综合对比:基本接近,台钓法略优一点点,胜在换饵速度上。
3. 关于找底:
台钓法的找底,一直是个难点,有“一年学调漂,三年学找底”一说。
每一竿钩饵到底后,通过漂目剖析出此时双钩在水底的状况,这个问题,相信超越一半的钓友是回答不出来的,假如水底不平整时,更是一头雾水。
《新传统钓》法,基本上没有这个问题,只须水面上露出的浮漂目数没太大的偏差,钩饵是水底的状况都是比较灵敏的“微触底”状况,即使水底不平,也没太大的影响。
综合对比:《新传统钓》明显有优势。
4. 关于入口:
台钓法的钩饵入口性,假如钓的灵,就存在“子线挡口”的问题,尤其是在冬天影响很明显,只能通过换细子线来改变,没办法根除此问题,从而增加了碰到大鱼断线跑鱼的风险。
假如选择钓钝,子线和钩饵躺底,就和传统钓的睡钩线组类似了,失去了悬坠钓法的精髓,反而没《新传统钓》法灵敏了。
《新传统钓》法,基本上没有子线挡口的问题,冬天的浮漂入口动作更是比台钓法明显不少,同时因为钩饵在水底是“反向离底”及“动态诱鱼”的状况,作钓的成效明显好于台钓法。
综合对比:《新传统钓》有明显有优势。
综合上述4个重点的比对结果,大伙可以尝试验证一下,看看《新传统钓》法是否拥有了和台钓PK的可能。
最后,大家再用一句话总结一下《新传统钓》的几个重点:
1. 线组调校精细化
2. 鱼钩使用动态化
3. 虫饵钓,搓饵补
4. 多打窝,少用料
5. 抓上顶,多中鱼。
到此为止,老杨将《新传统钓》的有关内容推荐完毕,在此要特别感谢各位钓友给予的鼓励和支持,让老杨深受感动,谢谢,谢谢!!
个人的想法不可防止的有局限性,可能推荐的内容里面还有不正确和不健全的地方,钓友们如有发现,请不吝赐教,以便老杨准时更正,以免误导钓友!
期望大伙一块分析并提高传统钓的技能技法,让传统钓法重新发扬广大,让钓鱼这项休闲运动变得更快乐、更轻松、更经济。
最后,祝各位钓友玩的了解、钓的高兴、鱼获多多,放生多多,有大鲫则有幸,遇大鲤必有福!